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(圖)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《小偷家族》之前已經看了電影,看完電影以後,有幾個揮之不去的疑團一直困擾著我,所以拿到《小偷家族》這本書以後,我一個通宵就迫不及待的把書看完了。看完,合上書,看著封面的那個手勢(祥太偷東西的時候做的手勢),我突然明白《小偷家族》中信代問阿治的那個問題——凜為什麼在經受過父母對自己的傷害以後還是那麼善良?


  因為大家都在渴望愛!

  電影放映之後,影迷對電影裡角色的設定給與了各種各樣的解讀。大家對劇情的設定中前半部分的過度緩慢不願接受,猜測是枝裕和是不是故意而為之。對《小偷家族》中祥太和阿治能夠成功實施他們的工作而感到疑惑,難道超市沒有防盜設施,沒有監控裝備嗎?特別是對電影結尾處凜的張望,影迷更是做了各種各樣的猜測。


  這些疑問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,當然每個人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,就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,好的作者總是會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。所以說,看完書你會發現原來在文字的世界裡,是枝裕和給了我們另外一個樣子的《小偷家族》。信代的那個問題,我在讀完書以後才能肯定告訴自己,是的,答案就是這樣的。

  

  因為渴望愛,才有了現在的祥太

  警察在詢問祥太的時候也發現,這個孩子沒有因為在這個不正常的家庭長大而成為“問題少年”,他有愛心,從她總是詢問妹妹——凜怎麼樣了就可以看出來。


  警察疑惑,為什麼呢?其實原因很簡單,這個在正常人眼裡不正常家庭是一個有愛的家庭。他們沒有文化,但是有愛,可是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答案。恐怕信代和阿治也不接受這個答案吧。

  祥太自己呢?祥太一直覺得自己也是被拋棄的孩子,和《小偷家族》裡所有的家人是一樣的,大家都是被自己的親人傷害或者拋棄的人。就像信代和阿治是流浪的人一樣,祥太知道自己也是。就像初枝是被家人拋棄的一樣,祥太知道自己是,凜是,亞紀也是。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有自己和原先家庭無法化解的痛苦。這痛苦在心裡沒有人願意看到,他們互相掩飾,成為家人,沒有血緣,只有這個“家”給他們的羈絆,他們在“家裡”裝作傷害從來沒有發生。

  每個人都傷痕累累,除了祥太。


  家裡的其余五個人(奶奶初枝,爸爸阿治,媽媽信代,阿姨亞紀,妹妹凜)對傷害記憶尤新。但是祥太的記憶不是來自自己的切身感受,而是來自阿治和信代的描述。這些痛不是他的真實體驗,在他的記憶裡已經沒有原來的家人,他的家人是沒有血緣關系奶奶,爸爸,媽媽,和阿姨。祥太不是在傷害中長大的而是在愛中長大的。

  想一想在自己衣不蔽體,食不果腹,居無定所的時候,為什麼阿治和信代要抱走祥太,那一定是因為他們一直渴望愛,既渴望得到別人的愛,也渴望去愛別人。得到愛是自己沒法控制的,比如信代的父母,有著血緣卻沒有帶來愛,帶給信代的反而是傷害。那麼去愛別人呢?在心底又怕會得到背叛,所以孩子就成了信代和阿治的首選,這個孩子就是阿治。

  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沒有道德底線,靠偷竊過日子的家庭有什麼愛可言呢?他們去偷竊是錯了,還教會祥太去偷竊更是錯上加錯。那麼他們想要愛別人也錯了嗎?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我們可以指責他們偷盜,但是站在愛的角度,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人著想的祥太,他怕凜被抓住,故意推到超市的物品,他怕阿治傷心, 說出“我是故意被抓住”這樣的話,讓自己做結束關系的“惡人”。

  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0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47 秒